實施創新驅動發展 著力打造經濟強市-馬鞍山市第九次黨代會余斌先生專題報道
發布日期:2017-11-02 瀏覽次數:0

昨天,本報記者分別采訪了4位來自企業界的黨代表,他們紛紛結合各自企業的發展特點,圍繞“創新驅動發展、開放帶動”兩大戰略,暢談了切身感受。他們表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就是高舉創新大旗,把創新作為推進轉型升級的第一動力,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的引領型發展,努力在全市上下形成崇尚創新、爭相創新的濃厚氛圍;實施開放帶動戰略就是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等重大戰略,以更加開放的視野全方位加強對外合作,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推進轉型升級,最根本的就是要靠創新,就是要把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著力構建促進創新的體制架構,加快建設創新型城市,為打造經濟強市提供有力支撐;著力擴大對外開放,激發經濟發展新活力。
轉型升級是企業可持續發展必由之路
——訪市黨代表、雙益機械制造公司董事長余斌
■記者張順林
“瞄準市場調整產業結構,是加快推進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必經途徑。”這是參加市第九次黨代會的雙益機械制造公司董事長余斌的肺腑之言。
坐落在雨山工業園的雙益機械,成立于1999年。傳統制造業起家讓雙益賺到了“第一桶金”,但是董事長余斌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他說,由于人力成本的急劇上漲,中國制造業過早地面臨著“成長的煩惱”,轉型升級已經成為傳統制造業的不二選擇。已經顯示的趨勢也表明,隨著自動化控制技術、機器人技術、數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制造業從勞動密集型到技術密集型的轉變正在加速。
雙益在轉型發展中,始終瞄準市場。近年來,城市軌道交通產業的蛋糕越做越大,早就著手的雙益幸運地擠上了這趟“高鐵”。他們結合馬鞍山的優勢產業,主攻城軌應用技術,同時還做起了為城軌用戶提供架修倉儲和調劑周轉的第三方物流。余斌自豪地說,目前,公司更新換代產品高達80%,原來傳統制造業產品僅剩20%。
余斌從實際出發,給不同類型企業的轉型發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議。他說,大型制造業必須走創新化、自動化、規范化、品質化、科技化之路。這是因為,人員和原材料的成本在不斷攀升,傳統的人海戰術在規模企業里會逐漸失去競爭力,沒有創新發展的管理是導致企業沒有競爭力的關鍵所在。中小企業必須離開市區,向郊區和鄉鎮轉移,遠離人海以求降低成本。但是是否能“破繭成蝶”,關鍵還是要走向“精益生產、精密制造”,唯有持續全方位創新驅動發展,才能沖出重圍。
余斌說,目前還有一些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還沉浸在以往的模式中,不是他們沒意識到這條路越走越窄,而是缺乏轉型升級必備的基礎和條件。但是,這些都是客觀原因,轉型升級最關鍵的是企業家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和“一往無前”的勇氣。因為,高耗能、高污染和較低的附加價值已經對所在地區的經濟增長質量、生態環境產生十分不利的負面影響。這些產業與我們倡導的科學發展觀相悖,也不符合國家強調的走新興工業化道路的要求。我們必須認識到傳統行業轉型升級,是企業生存與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